刘启

刘启(汉景帝)

西汉第六位皇帝

刘启(前188—前141),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开创文景之治,承前启后。勘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
王延寿

王延寿

东汉辞赋家、文学家

王延寿(140—165),字文考,一字子山,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王逸之子。曾游鲁国,作《鲁灵光殿赋》,为东汉赋中的名篇,二十余岁溺水而亡。

王延寿的诗

1首
庄忌

庄忌

西汉辞赋家

庄忌(前188—前105),西汉辞赋家,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严忌,与邹阳、枚乘等唱和,曾先后为吴王刘濞与梁孝王刘武门客,世称「庄夫子」。

庄忌的诗

1首
刘章

刘章

西汉城阳景王

刘章(前200—前177),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汉高祖刘邦之孙。吕太后称制,封刘章为朱虚侯。因不满诸吕擅权用事,而刘氏不得职,刘乃入侍吕太后燕饮时,作《耕田歌》以讽之。吕太后去世后,刘章以平定诸吕及迎立文帝之功,被封为城阳王。

刘章的诗

2首
王褒

王褒

西汉时期辞赋家

王褒(前90—前51),字子渊,别号桐柏真人,西汉时期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辑有《王谏议集》11篇。
曹叡

曹叡(魏明帝)

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位皇帝

曹叡(206—239),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崔骃

崔骃

东汉大臣

崔骃(?—92),东汉涿郡安平人,字亭伯。崔篆孙。博学通经,善为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尝拟扬雄《解嘲》作《达旨》。和帝时窦宪为车骑将军,辟为掾。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不听。出为长岑长,不赴而归。明人辑有《崔亭伯集》。
刘辩

刘辩(汉少帝)

东汉末年皇帝

刘辩(174—190),即汉少帝。东汉皇帝。灵帝子。幼养于道人史子眇家,称史侯。中平六年灵帝死,即位,时年十七。母何太后临朝,舅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宦官张让等杀何进,劫少帝,出至河上。袁绍诛宦官,帝还宫。董卓入京,废为弘农王。在位仅六月。

刘辩的诗

1首
梁鸿

梁鸿

东汉隐士、诗人

梁鸿(?—?),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伯鸾。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娶孟光为妻,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作《五噫之歌》,以讥刺时政,章帝使人追捕,逃亡齐鲁,后至吴,为人赁舂,妻为具食,举案齐眉。闭户著书,疾困而卒。
丁廙

丁廙

汉魏时期文学家

丁廙(生卒年不详),字敬礼,丁仪弟。少有才姿,博学洽闻,建安中为黄门侍郎,与临菑侯曹植善,尝劝太祖立为太子。太祖虽深善其言,卒未纳用。及文帝即王位,与兄丁仪被杀。有文集二卷(《补续汉书艺文志》)传于世。

丁廙的诗

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