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诗人
赵壹(122—196),字元叔,汉阳西县(今天水市西南)人。为人耿直,狂傲不羁。汉灵帝时为上计吏入京,为司徒袁逢等礼重,名动一时。后西归,公府十次征召皆不就,死于家中。善辞赋。曾作《刺世疾邪赋》抨击当时腐朽政治,笔锋犀利。原有集,已失传。
丁廙(生卒年不详),字敬礼,丁仪弟。少有才姿,博学洽闻,建安中为黄门侍郎,与临菑侯曹植善,尝劝太祖立为太子。太祖虽深善其言,卒未纳用。及文帝即王位,与兄丁仪被杀。有文集二卷(《补续汉书艺文志》)传于世。
仲长统(180—220),东汉山阳高平人,字公理。少好学,善文辞。性倜傥,敢直言,时人谓之狂生。献帝建安十一年,尚书令荀彧举为尚书郎,参丞相曹操军事。著《昌言》,对战国以来天下治乱及豪强骄奢多所论述。今存其《理乱》、《损益》、《法诫》数篇。
王吉(?—48),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人(今青岛市即墨区),后徙家于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迁居官至博士谏大夫。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