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

班婕妤

汉代才女、汉成帝嫔妃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马融

马融

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

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从孙,曾历任校书郎中、河间王府长史、郎中、许昌令、议郎、武都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幼时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曾师从京兆儒生挚恂。遍注《论语》《诗经》《孝经》《周易》《三礼》《尚书》等,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生徒常有千余人,升堂入室者有五十余人,郑玄、卢植是其中佼佼者。除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等。又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对魏晋清谈家的破弃礼教有一定影响。

马融的诗

2首
马援

马援

东汉初期军事家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军阀隗嚣,继归顺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陇西太守,安定西羌。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徵侧、徵贰起义,封新息侯。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乌桓。后在讨伐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能文,有诗《武溪深行》。
刘恒

刘恒(汉文帝)

西汉第三代皇帝

刘恒(前203—前157),西汉第三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李陵

李陵

西汉时期将领、文学家

李陵(前134—74年),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 人,名将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于骑射,爱护士卒,很有美名。后任骑都尉,在酒泉、张掖练兵防备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步卒五千,深人匈奴,以少击众,力尽而降。后来汉武帝诛灭了他的家族,李陵于是留在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她,立他为右校王。他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余年,直至病死。

李陵的诗

2首
繁钦

繁钦

东汉末期

繁钦(?—218),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少以文章才辩知名。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今存诗4首,文辞巧丽。原有集,已佚。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甄宓

甄宓(甄夫人)

文昭甄皇后

甄宓(文昭甄皇后),史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人,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甄宓的诗

1首
刘秀

刘秀(光武帝)

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5—57),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谥号光武帝。王莽时期,曾在太学读书,后农民大起义爆发,他聚众起兵,更始元年(23年),取得昆阳大捷。不久转至河北,取得部分官吏、豪强的支持,镇压和收编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建武元年(25年)称帝,后镇压赤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定都洛阳。因在位时减轻赋税,发展生产,史称“光武中兴”。
刘启

刘启(汉景帝)

西汉第六位皇帝

刘启(前188—前141),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开创文景之治,承前启后。勘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