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溪深行

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武溪深行》是东汉政治家、军事家马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感慨武溪环境的险恶,接着进一步描述武溪水之险、深,致使鸟不敢飞渡,兽不敢走近,最后表达 对武溪毒淫的悲愤之情。全诗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情辞悲苦,格调凄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滔滔(1)武溪(2)一何(3)深!鸟飞不(4),兽不敢(5)嗟哉(6)武溪(2)毒淫(7)

滔滔武溪水,湍流急且深。飞鸟不敢飞过,走兽不敢临近。哎呀,武溪你为什么这么歹毒肆淫!

注释

(1)滔滔:形容水大。

(2)武溪:指今湖南西部武陵山一带的武水。一说武溪在粤北。一作“五溪”。据《水经注》,五溪指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在湖南、贵州交界处。时称其地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武溪即潕溪。诗题由古民歌“武溪深复深”句而来。

(3)一何:何其,多么。

(4)度:越过。

(5)临:到,靠近。

(6)嗟哉:可叹。

(7)毒淫:毒气和邪恶。

创作背景

《武溪深行》这首诗是马援率兵南征、镇压少数民族时所作,最早被收入晋崔豹《古今注》。据《后汉书》及崔豹《古今注》,马援南征时年已六十二。当时进军道路有两条:一是从壶头入,路近而水险;一是从充地入,途夷而运远。马援顾虑运输困难,为了争取时间,所以抄了近道,并且认为,这样可以“扼其喉咽,充贼自破”。然而到了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又值暑热天气,不少士卒因瘴疫而死,马援自身也染上疫疾。每当敌人升险鼓噪,马援就拖着 曳病体去观察,其部下悲慨得都流下了眼泪。马援的门生爰寄生善吹笛,在攻敌失利的情况下,吹起了哀怨的笛曲,马援听到了后,感慨万千,竟随口吟出了这首诗。此诗最初的诗名为《武溪深》。此后,这首诗同样被《乐府诗集》收录,诗名变为《武溪深行》,但在正文又称:“一曰《武陵深行》。”之后的诗歌选集如《古乐府》《古乐苑》与《乐府诗集》记载一致,《古诗镜》《古诗纪》《古诗源》与《古今注》的记载一致,关于诗歌内容,上述书籍均记载一致。从篇名的异文“武溪”“武陵”可以看出,此诗的命名是依据地名而来。光绪刻本《湖南通志》也收录此诗:“《武溪深》,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

拼音版

shēnxíng

tāotāoshēnniǎofēishòugǎnlínjiēzāiduōyín

作者简介

马援

马援

东汉初期军事家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军阀隗嚣,继归顺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陇西太守,安定西羌。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徵侧、徵贰起义,封新息侯。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乌桓。后在讨伐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能文,有诗《武溪深行》。

参考资料

  • [1]曹道衡 选注.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20-121
  • [2]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