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桂林路中作

释义我欲向西北的家乡空望,又见鹧鸪在说“不如归去”。

桂林路中作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作品简介

《桂林路中作》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五言律诗,此诗是诗人桂林近游之作。首联谓秋天已到,桂林落日余晖照射晴江,景物分明;颔联写蝉声阵阵,好像呼唤游客,不忍其离去;颈联言村落很小,有犬守护,沙路上见僧人独归;尾联谓正欲举头北望故乡,又见鹧鸪飞鸣,更增加了思乡之情。全诗借景抒情,以写思乡为核心,从眼前景写起,乐景哀景相帮衬,一反一正,一层一层逼近内里。

创作背景

《桂林路中作》此诗为大中元年(847)深秋作于桂林。唐武宗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崩,宣宗即位,重用牛党,大黜李党。李商隐难以保持当时秘书省之职,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应桂管(故治在今广西桂林市)观察使郑亚之邀,入其幕为书记。此诗即为在桂林幕府期间,游历所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