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译
注
赏
拼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作品简介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中旬,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苏轼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下片,写鸿雁传书,寄寓妇女思念征人之情,反衬苏轼忠君的一番苦心。全词,咏物言志,表达了苏轼的忠君思想和未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中旬,苏轼陪同王益柔从金陵,经仪真,去南都。在去仪真的路上,即景动情,思念暂住金陵的妻子。反其意点化活用唐代诗人杜牧《早雁》诗意,而作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