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译
注
赏
拼
和浙西李大夫作
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沈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覼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作品简介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称赞乐童薛阳陶吹奏觱篥的技艺。开端以巢形制起,继而写著名乐师,引出乐童。写奏乐前,先渲染月夜环境以铺垫,“翕然声作疑管裂”十句描写乐声,多用比喻,穷形尽相。此下略写次日奏乐,推重其正大雄壮之音。结尾正面称赞乐童技艺并予以期待。全诗起伏变化,笔力劲健。
创作背景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此诗作于宝历元年(825),白居易时在苏州。题下作者原注:“和浙西李大夫作。”李大夫,即李德裕(787—849),时为浙西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刘禹锡、元稹也有和诗。李诗今残缺,元诗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