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蜡梅

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酒钟悭、贮愁多少。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豆蔻钗梁恨袅。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吴云雁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天香·蜡梅》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蜡梅开放的季节、地点、色彩与形状,表现词人对蜡梅花的赞誉;下片由蜡梅导入忆姬,言伊人音讯渺茫,书信难达,云山远隔,再难相见。全词结构严谨,针线绵密,采用过片则变的章法,上片写梅,下片忆姬,意脉相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2)霜,蝇苞(3)缀冻,生香远带风峭(4)岭上(5)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6)玉奴(7)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澹薄(8),偷分寿阳(9)纤巧。

蜡梅花瓣薄如蝉翼而色如涂蜡,花蕾小巧而坚挺,花香从远处随风飘来,令人陶醉。不论是在山岭间还是峭溪边,蜡梅花都是盛开在严冬蜡月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蜡梅都是无叶有花,形体都显得瘦削而纤小。蜡梅虽挤在墙角边生活,但它却是白梅花的姊姊,最早传递出春天降临的讯息,抢先怒放花香。它就像宫妆一般的淡黄色,又似寿阳公主的梅花妆那样娇巧玲珑。

银烛(10)(11)未晓。酒钟悭(12)、贮愁多少。记得短亭(13)归马,暮衙蜂(14)闹。豆蔻(15)(16)恨袅。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17),吴云雁杳。

蜡梅字让人想到蜡烛,蜡烛之泪极似惜别人之泪。蜡梅花形如酒钟,而这酒钟实在得显得太小了,它似乎盛不下多少愁恨。我记得有一次在城郊的一个短亭边,乘马离别,当时见到有一群黄蜂临晚纷纷飞回巢中。你还是豆蔻年华,年轻貌美,当年情景如烟雾般时时萦绕心头。如今蜡梅冬月开花,岁华已老,想起离别已久,只能徒增哀伤。纵然以蜡丸封信,也因吴天杳远而难以送达。

注释

(1)蟫:衣物中的蠹虫。一本作“蝉”。

(2)黏:同“粘”。

(3)蝇苞:指蜡梅中之一种,俗称狗蝇梅,腊月开,花小而香浓。苞:花结蕾尚未开放。

(4)风峭:寒风料峭。

(5)岭上:指大庾岭,盛产梅花。

(6)北枝瘦南枝小:一本作“枝北枝南开小”。北枝、南枝:大庾岭南北温差很大,山南梅花既落,山北梅花始开。

(7)玉奴:指齐东昏侯潘氏。潘妃小字玉儿,也称玉奴。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亦称玉奴。此均代指梅花。

(8)澹薄:澹:同“淡”。薄:一本作“泊”。

(9)寿阳:指南朝刘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梅花落额洗而不落为梅花妆。

(10)银烛:蜡烛之美称。

(11)深:一本作“珠”。

(12)酒钟悭:酒钟,指磬口梅花形如酒杯。悭:悭吝。此指蜡梅花含口而小。

(13)短亭:古人建于路旁,常作送别饯行之处。

(14)衙蜂:即蜂衙,指蜂群聚集于蜂王窝,盘旋如两衙拜朝。

(15)豆蔻:植物名,亦喻处女。

(16)梁:一本作“头”。

(17)信难封:暗写“蜡”字,古代以蜡丸封信。

创作背景

《天香·蜡梅》此为咏蜡梅之作。蜡梅,非梅类,但与梅花开同时,香近似,故人们时以为同类。二者虽非同类,但蜡梅因开于寒冬众芳匿迹之时,国人亦常赋予其以高洁品格而歌颂之。吴文英因取之以忆苏姬。

拼音版

tiānxiāng··méi

yínniánshuāngyíngbāozhuìdòngshēngxiāngyuǎndàifēngqiàolǐngshànghánduōtóuyuèlěngběizhīshòunánzhīxiǎoyǒuxiānzhànqiángyīnchūnzǎochūshìgōnghuángdànbáotōufēnshòu寿yángxiānqiǎo

yínzhúlèishēnwèixiǎojiǔzhōngqiānzhùchóuduōshǎoduǎntíngguīfēngnàodòukòuchāiliánghènniǎodànchàngwàngtiānsuìhuálǎoyuǎnxìnnánfēngyúnyànyǎo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全宋词(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2909
  • [2]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下).北京:中国书店,2007:54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