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秋景

bié guǎn hán zhēn chéng huà jiǎo pài qiū shēng liáo kuò dōng guī yàn cóng hǎi shàng nán lái yàn xiàng shā tóu luò chǔ tái fēng lóu yuè wǎn zuó
nài bèi xiē míng nài bèi qíng dān fēng liú zǒng xián què dāng chū màn liú huá biǎo ér jīn qín lóu yuē mèng lán shí jiǔ xǐng hòu liàng zhu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千秋岁引·秋景》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倩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突出了金陵秋色,以燕来雁去,风满月楼,古城寥廓,思绪万千,引出下阕。下阕表达两层意思,即以身在官场为引子,抒发个人情怀。此词意致清迥,言近旨远而空灵婉丽。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