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行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作品简介
《鸣雁行》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咏物寄情,描绘鸣雁失群憔悴霜雪,以胡雁的悲惨遭遇,比喻人生的坎坷,是以诗自寓身世。全诗意境苍凉、开阔、深远,既描绘了胡雁一生的艰辛命运,又展现其内心世界,刻画其往来于南北之间颠沛流离的苦痛,表达了古代文人的忧患心态。
译文注释
译文
七月朔方(1)雁心苦(2),联影(3)翻空(4)落(5)南土(6)。
七月北方的大雁心里充满了愁苦,成群飞到南方的土地上。
八月(7)江南(8)阴复晴(9),浮云(10)绕天(11)难夜行(12)。
八月的江南阴晴不定,浮云漫天夜里难以飞行。
羽翼(13)劳痛(14)心虚惊(15),一声相呼(16)百处(17)鸣(18)。
翅膀伤痕累累心里充满恐惧,呼唤一声听见四面八方的回应。
楚童(19)夜宿(20)烟波(21)侧(22),沙上(23)布罗(24)连草色(25)。
楚地的童子夜里栖宿在水畔,在沙滩布满了罗网,一直连接到了草丛里。
月暗(26)风悲(27)欲下天(28),不知何处(29)容(30)栖息(31)?
月色昏暗风儿悲鸣,想从天上飞下来,却不知何处可以容我栖身。
楚童胡为(32)伤(33)我神(34),尔(35)不曾(36)任(37)远行人(38)。
楚地的孩童啊你为何令我如此伤神,想必你不曾做过远离家乡的行人。
江南羽族(39)本(40)不少,宁得(41)网罗(42)此客鸟(43)。
江南的鸟儿本来有许多,你为何偏要捕捉这远到而来的大雁呢?
注释
(1)朔方:古朔方城,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原为赵国领地。后为北方寒冷之地的代名。朔气,指北方的寒气。
(2)雁心苦:鸿雁内心非常辛苦。
(3)联影:联合身影。
(4)翻空:翻越天空。在空中翻腾飞翔。
(5)落:降落在。
(6)南土:南方的土地。南方的疆土。
(7)八月:农历八月,约合阳历九月。
(8)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9)阴复晴:阴天又晴天。复:再,又。
(10)浮云:飘浮的乌云。
(11)绕天:环绕天空。
(12)难夜行:难于夜间飞行。
(13)羽翼:长羽毛的翅膀。
(14)劳痛:辛劳疼痛。
(15)虚惊:虚假的惊恐。指不必要的惊慌。仅受到惊吓,而无实际遭受灾祸。
(16)相呼:互相呼唤。
(17)百处:上百个处所。喻许多地方。
(18)鸣:回声鸣响。鸣啼,回鸣。
(19)楚童:楚国或楚地的孩童。
(20)夜宿:夜间露宿在。
(21)烟波:(南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22)侧:一侧,旁边。
(23)沙上:沙滩上。
(24)布罗:布施或布置罗网。
(25)连草色:连接着草的颜色。
(26)月暗:月亮昏暗。
(27)风悲:风声悲吟。
(28)欲下天:将要降下天空。想要从天而降。
(29)何处:什么处所。
(30)容:容纳。允许。
(31)栖息:栖止休息。
(32)胡为:胡乱的行为。胡作非为。
(33)伤:伤及。伤害。
(34)我神:我的精神、精力或神经。
(35)尔:你。指楚童。
(36)不曾:不曾经。未尝,没有。
(37)任:担任。充任。
(38)远行人:远途行路的人。
(39)羽族:长有羽翼的族群。泛指禽鸟类。
(40)本:原本。本来。
(41)宁得:难道非得。宁:岂,难道。
(42)网罗:以竹罗或丝网捕捉。捕捉鱼鸟的器具。罗:张网捕捉。
(43)客鸟:作客的禽鸟。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