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

jīng zhōu zuì zhé guān zūn jiǔ dìng cháng kāi
jiǔ jiāng luò xǐng chù zhù guàn tóu mián huí
lián huái怀 bào xiàng rén jìn wèn píng ān shǐ使 lái
píng jǐn shuǐ jiāng shuāng lèi hǎo guò táng yàn du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所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友人借酒浇愁,表现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颔联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想象友人醉酒荆州,表现其心情的苦闷和激愤。颈联由虚到实,点出“苦忆”的因由:无人理解,无人同情。诗人在尾联中运用想象,借江水将自己的相思泪,送往遥远的荆州,带给不幸遭贬的友人,塑造出了感人的艺术形象。全诗全用虚写,通过虚拟的情景来展示崔漪在贬滴生活中的落拓不偶,愁苦孤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思念和关切。此诗的笔调虽诙谐调侃,实际上感情却极愤激沉郁,风格苍凉感慨,委婉沉郁。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