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诗前两句写越王台的景色,后两句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榕树梢头访古台(3),下看碧海一琼杯(4)

我去探访的古台很高,就像在榕树的梢头一样。从高台往下看,大海就像一只玉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这里曾经是越王玩乐、欣赏歌舞春风的地方,如今只有春风独自到来。

注释

(1)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越王台:在越秀山上,为汉时南越尉赵佗所建;后来赵佗做了南越王,人们就把它称为越王台。

(3)古台:即指越王台,因为从它的初建到杨万里来游时,已过了1300多年。

(4)琼杯:玉制的杯子。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杨万里被任命为广东常平茶盐提举。次年二月十九日,他从江西过大庾岭,进入广东月中抵达广州官舍。到了三月底的那一天,他就登上了广州城北的越秀山,游览了著名的越王台旧址,写下《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这两首诗。

拼音版

sānyuèhuìyóuyuèwángtáièrshǒu··

róngshùshāotóufǎng访táixiàkànhǎiqióngbēi

yuèwángchūnfēngchùjīnchūnfēnglái

作者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其特点为: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但只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亦能文。有《诚斋集》。

参考资料

  • [1]王克俭主编.杨万里诗文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103-107
  • [2]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选;李宣龚校.宋诗钞 第3册:1935.11,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