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作品简介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分三段,前八句为第一段,将诗篇引起书画。中间八句为第二段,记书画遗迹。垂露四句,言书。西方四句,言画。最后四句为第三段,从题外推开作结。
译文注释
译文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2)。
薛少保曾写过一首古风,那就是他的《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可惜他仕途受阻,身处逆境,如今只能看到他的书画留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我到梓州的东面游历,见到他的遗迹留在涪水旁边。
画藏青莲界(3),书入金榜悬。
他作的画藏在佛寺里面,他写的字在金匾上高悬。
仰看垂露(4)姿,不崩亦不骞。
仰看书法的笔画如悬针垂露,毫不松散也毫不萎蔫。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气势雄浑的三个大字,像蛟龙紧紧相互纠缠。
又挥西方变(5),发地扶屋椽。
又画出佛经变文的故事,从地面一直画到屋椽。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6)。
墙壁上形象飞动,费尽心力经营,到如今颜色已脱落不全。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我这次旅行一再大开眼界,郭震和薛稷都是一时的才贤。
不知百(7)载后,谁复来通泉。
不知再过一百年之后,又将有什么伟大人物来到通泉。
注释
(1)薛稷少保:太子少保薛稷,初唐书画家。
(2)陕郊篇:薛稷诗《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有云“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3)青莲界:佛寺。
(4)垂露:书法之一体。
(5)西方变:佛教变相,用图画或雕塑宣示佛经故事。
(6)色未填:未褪色。
(7)百:一作“千”。
创作背景
薛稷(649—713),中国唐代书画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于少保、礼部尚书,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宝应元年(762),杜甫在通泉县慧普寺见到薛稷题写的一块匾额和一面壁画,颇有感触,遂作《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此诗。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5
- [2]孙 潜.杜诗全译(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1.877-878
- [3]闵泽平校注.杜甫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中).武汉.崇文书局.202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