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岱宗(1)(2)如何(3)齐鲁青未了(4)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造化钟神秀(5)阴阳割昏晓(6)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荡胸生曾云(7)决眦入归鸟(8)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会当(9)凌绝顶(10),一览众山小。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1)岱宗:指泰山。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2)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3)如何:怎么样。

(4)齐鲁青未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齐鲁:指齐与鲁,周代分封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5)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6)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昏晓:黄昏和早晨。

(7)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

(8)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眦:眼眶。

(9)会当:终当,定要。

(10)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

创作背景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拼音版

wàngyuè

dàizōngqīngwèiliǎo

zàohuàzhōngshénxiùyīnyánghūnxiǎo

dàngxiōngshēngcéngyúnjuéguīniǎo

huìdānglíngjuédǐnglǎnzhòngshānxiǎo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1-2
  • [2]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
  • [3]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5
  • [4]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