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是流行于元代的一首小令。此曲运用高度夸张手法讽刺贪小利者,前半部分用三个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明“贪小利者”总能在别人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后半部分继续挖苦“贪小利者”的丑陋行径:对任何可能捞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过。全曲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体现出元曲爽朗、幽默、风趣的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夺泥燕口(2),削铁针头(3),刮金佛面(4)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5)嗉(6)里寻豌豆,鹭鸶(7)腿上劈(8)精肉(9),蚊子腹内刳(10)脂油。亏老先生(11)下手!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注释
(1)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入“正宫”,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
(2)夺泥燕口:从燕子口里夺泥。
(3)削铁针头:从针头上削铁。
(4)刮金佛面:从佛像面上刮金。
(5)鹌鹑:鸟名,头尾短,状如小鸡。也叫“鹑”。
(6)嗉:鸟类食囊。
(7)鹭鸶:水鸟名,腿长而细瘦,栖沼泽中,捕食鱼类。又称白鹭。
(8)劈:用刀刮。
(9)精肉:瘦肉。
(10)刳:剖、挖、刮。
(11)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用来讽刺官僚、地主。
创作背景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此曲流行于元代,为讽世讥时之作。元代朝廷不给地方官吏发放俸禄,因而掠夺百姓的财富便成了大小官吏谋钱发财的必然途径。此曲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392
- [2]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146-147
- [3]李 军.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470
- [4]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1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