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是明朝诗人李攀龙所写的一首诗。全诗意境开阔,写景抒情,豪放而含蓄,颇能表现新颖的面目。诗的首联没有正面描写出山势的高耸,峰峦的多奇,而用一反诘语,烘托出山势雄伟壮观,运用了现实与神话,渲染和比拟相结合的写法。尾联直抒登临揽胜之情,用抑扬对照的方法赞叹了自然界的伟力。

拼音版

miǎoqiūdēngtàihuáshānjuédǐng

piāomiǎozhēntànbáigōngsānfēngwèishuíxióng

cānglóngbànguàqínchuānshízhǎnghànyuànfēng

chǎngzhōngyuánqiūjǐntiānkāiwànyángkōng

píngshēngkànrénróngěrshēnzhīzàohuàgōng

作者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

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文学观点和创作风格大体上与前七子相同。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著有《沧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