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作品简介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一般指《南乡子·和杨元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想象与友人两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还乡的愿望,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下片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来表达离情别绪,并写出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该词真情勃郁,又巧妙地将想象、写景,用典等手法结合起来,是一篇即席惜别的佳作。此词曾被辛夷坞创作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用。
译文注释
译文
东武(3)望余杭(4),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5)。
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但见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6),堕泪羊公却姓杨(7)。
不必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注释
(1)南乡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有单调、双调两体。此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2)杨元素:即杨绘,苏轼友人,曾任杭州知州。
(3)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
(4)余杭:杭州,今属浙江。
(5)醉笑陪公三万场:化用唐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诗意。
(6)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时为繁荣之区。
(7)堕泪羊公却姓杨:《晋书·羊祜传》:羊祜为荆州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这里以杨绘比羊祜,因“羊”“杨”谐音。
创作背景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此词当作于熙宁七年(1074),是苏轼唱和杨绘(字元素)的应酬之作。傅干《注坡词》卷四词题下尚有“时移守密州”五字。据傅藻《东坡纪年表》和王文诰《苏诗总案》,熙宁七年七月杨绘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为之饯别于西湖上,唱和此词。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全宋词(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291
- [2]谭新红 等.苏轼词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