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此诗是其第二首已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水光潋滟(1)晴方好(2),山色空濛(3)雨亦(4)奇(5)。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欲(6)把西湖比西子(7),淡妆浓抹总相宜(8)。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注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2)方好:正显得美。
(3)空濛:细雨迷濛的样子。濛,一作「蒙」。
(4)亦:也。
(5)奇:奇妙。
(6)欲:可以;如果。
(7)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8)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创作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8:314-315
- [2]陈迩冬.苏轼诗选(第二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