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怀古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暮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真定怀古》是元代诗人陈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桑麻翠绿环绕城池,万家灯火中管弦乐声悠扬,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的城乡画卷;颔联勾勒出自然风光的清丽;颈联言主父宫秋草荒芜、尉陀墓暮烟迷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尾联聚焦于开元寺下的青苔石,上面镌刻着旧时的姓名,象征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全诗通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织,表达了对古城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千里桑麻绿荫(1)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一望千里碧绿的农作物掩映着这座古城,入夜城中已是万家灯火不时传出演奏声。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2)西来闻雁声。

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恒山云气时隐时现,城西流来的滹沱河水伴随着秋雁的高鸣。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3)荒冢(4)暮烟平。

赵武灵王的故宫被秋天的衰草淹没掩盖,著名的赵佗的坟墓早已是漠漠一片烟云。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开元寺保留着很多石碑但都长满了青苔,仔细查看会发现上面还记载着古人姓名。

注释

(1)绿荫:有叶树木底下的阴地。

(2)滹水:指滹沱。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亦作滹沲。

(3)尉陀:亦作“尉他”。 即赵佗。佗曾任秦南海郡尉,故称。

(4)荒冢:荒凉的坟墓。

作者简介

陈孚

陈孚

元代诗人、藏书家、学者

陈孚(1240—1303),字刚中,号笏斋。临海(今属浙江)人。元世祖至元(1264~1294年)年间为河南上蔡书院山长。后历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礼部郎中、台州路总管府治中等职,但因为是南人,颇遭廷臣排斥。曾出使安南。为官能关心民生疾苦,晚年因救灾劳瘁而死。其诗骨格遒劲,不事雕琢,郁勃忠义之气。有《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