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思》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秋日闲适之景反衬人生怅惘之情。首联写暑热消退,秋风初起;颔联细腻捕捉微雨好风的触觉与视觉,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颈联转写自身衰老(“发短”)与孤寂(“枕凉”);尾联慨叹平生多舛,事事难如人意。语言清丽含蓄,以淡笔写浓愁,典型体现杜牧诗“拗峭”而隽永的风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热去解钳釱(1)飘萧(2)秋半时。

热去解钳钳,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3),好风襟袖知。

小雨池塘出现,好风领袖知道。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发短梳子还不够,枕头凉在一边倾斜。

平生(4)过此,何事不参差(5)

平时分过这,什么事情都参差不齐。

注释

(1)钳釱:原指刑具,此处比喻夏季的酷热如枷锁束缚。

(2)飘萧:形容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样子。

(3)见:同“现”,显现。微雨落在池塘,泛起涟漪。

(4)分:料想、应当。

(5)参差:原指不齐,此处引申为人生际遇的坎坷不顺。

拼音版

qiū

jiěqiánpiāoxiāoqiūbànshí

wēichítángxiànhǎofēngjīnxiùzhī

duǎnshūwèizhěnliángxiánqiě

píngshēngfènguòshìcēn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