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诏授户曹掾,捧诏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尊。
答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
作品简介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表达了作者被任命为户曹参军后的喜悦心情,同时抒发了自己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志向。全诗语言平实真挚,展现了其早期诗风的质朴与豁达。
译文注释
译文
诏授户曹(1)掾,捧诏感君恩。
朝廷授我户曹参军之职,手捧诏书感念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感恩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俸禄可奉养双亲。
弟兄俱簪笏(2),新妇(3)俨(4)衣巾。
兄弟皆已为官,妻子也穿戴整齐。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全家排列在高堂之下,纷纷行礼庆贺。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5)。
月俸四五万钱,足以早晚侍奉父母;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6)。
年禄二百石米,粮仓也能堆满。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车马喧闹而来,贺客挤满家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无人说我贪求富贵,皆知我家境清贫。
置酒延(7)贺客,客容亦欢欣。
设酒宴请宾客,众人皆尽欢颜。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尊。
有人笑说:“从今往后,再不必愁酒杯空空!”
答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8)。
我答:“正如您所言,但请稍安勿躁。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我有一生志向,趁醉向诸位道来——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人生不过百岁,能活七十者几人?
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虚名与权位,终究是身外之物。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唯有衣食温饱,才真正关乎生存。
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9)。
只要免于饥寒,其余皆是浮云!”
注释
(1)户曹:户曹参军事。州郡属官,掌管户籍、田地等事。
(2)簪笏:簪笔执笏。官吏奏事,插笔于冠,执手板。指为官。
(3)新妇:新娘。又为妇女自称的谦词。
(4)俨:整齐。
(5)晨昏:指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6)囷:圆形粮仓。
(7)延:迎接。
(8)逡巡:这里是稍待片刻的意思。
(9)浮云:语本《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喻与己无关。
创作背景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白居易时在长安。元和三年(808)四月,白居易授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两年后,左拾遗任满,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这是白居易为养亲而自请任官体禄优厚的京兆府判司。
文学赏析
白居易在《奏陈情状》中说:“臣母多病,臣家素贫。甘旨或亏,无以为养,药饵或阙,空致其忧。”他仍然任翰林学士,但是诗中已无复初授拾遗时的志向。这是因为白居易在朝刚直敢言而受到忌恨,对仕途险恶有了清醒的认识,打算退避,在官以赡足家计作为要事。诗中“俸钱四五万”“廪禄二百石”数句表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满足感。“我有平生志”以下,应看作由衷之言,不是牢骚话。可以说,左拾遗任满,是白居易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此诗反映了这种转变。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严 杰编选.白居易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