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对西风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叶,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作品简介
《摸鱼儿·对西风鬓摇烟碧》是宋末元初词人朱嗣发作的一首弃妇词,写一位女子与情人结合、遭弃和后悔的过程。词人借弃妇之恨,寄托亡国之思。词中用典甚多,但很精切。上片叙往事,叙事清晰形象;下片写愁绪,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弃妇女之情、恨、悟浑然一体,于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注释
译文
对西风、鬓摇烟碧(1),参差前事(2)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3),的的镜盟钗誓(4)。浑(5)不记,漫(6)手织回文(7),几度欲心碎。安花著叶,奈雨覆云翻(9),情宽分窄(10),石上玉簪脆(11)。
西风软拂着云雾般的发鬟,思量往昔的情事,如同流水一去不还。当初我们曾用紫罗丝带打成鸳鸯结,那些海誓山盟还清清楚楚地心间。但他完全不记得这些温情缱绻,我枉自织成璇玑回文图,也无法使他心还意转。不知有多少次,我的心仿佛碎了一般。在花蒂安上枯萎的花朵,真是枉然。怎耐雨覆云翻,我对他感情太深而缘分太浅,宛如在石上磨玉簪,最容易折断。
朱楼(12)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13)犹照无寐(14)。阴晴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15)。君且醉,君不见长门(16)青草春风泪(17)。一时左计(18),悔不早荆钗(19),暮天修竹(20),头白倚寒翠(21)。
红色的楼阁之外,愁压空去沉沉昏暗,月光淡淡,偏照我深夜无眠。无论是阴晴聚散,只能随顺上天的安排和意愿。枉自为相思而憔悴消瘦,却又是为了哪般?姑且在醉酒中暂把愁遣,你难道没有看见,长门宫中青草蔓延,春风中陈皇后泣涕涟涟?一时糊涂而贻误半生,后悔不如早戴荆钗把夫君陪伴。如今只能在暮色中独倚修竹,直到满头白发的晚年。
注释
(1)鬓摇烟碧:形容鬓发如碧空烟霭般蓬松散乱。鬓,鬓发。
(2)参差前事:参差:纷纭杂乱。前事:过去的事情。
(3)罗带鸳鸯结:罗带:丝织的衣带。鸳鸯结:即同心结,古代用罗带制成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
(4)的的镜盟钗誓:的的:明白,清清楚楚。镜盟:用乐昌公主事。钗誓:陈鸿《长恨歌传》载,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夕,授金钗钿盒为信物,愿世世恩爱不移。在此表示对爱情的忠贞。
(5)浑:全。
(6)漫:徒然。
(7)回文:十六国时窦滔妻苏慧织锦成文以寄相思。
(8)安花著蒂:花朵落地,再将它给拾起置放在花蒂上。比喻爱情已经破裂,难以恢复。
(9)雨覆云翻:比喻变化无常。
(10)分窄:缘分太薄。分,情分。
(11)石上玉簪脆: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有”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喻男子负心背盟,将女子遗弃。
(12)朱楼:指富丽华美的楼阁。
(13)月痕:月影;月光。
(14)无寐:不睡;不能入睡。
(15)枉了玉消香碎:指女子不必殉情而死。枉,何必。玉消香碎,比喻女子死亡。
(16)长门:长门宫,陈皇后失宠后,汉武帝将她幽居与此宫。
(17)春风泪: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明妃,即王昭君。
(18)左计:打错了主意。
(19)荆钗:荆枝制作的髻钗,古代贫家妇女常用之。指女子因贫寒而装束简陋。《烈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20)暮天修竹:暮天:傍晚的天空。修竹:高高的竹子。
(21)寒翠:指常绿树木在寒天的翠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末元初,旨在借弃妇之恨寄亡国之思,大约是在南宋灭亡之后所写的,但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