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委婉而含讽的诗,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发泄对朝廷不满的愤懑之情,名为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含深隐的讽刺之意。此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联步趋丹陛(1),分曹限(2)紫微(3)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晓随天仗(4)入,暮(5)御香(6)归。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7)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朝无阙事(8)(9)谏书(10)稀。

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注释

(1)联步趋丹陛: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2)曹限: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

(3)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4)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5)惹:沾染。

(6)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7)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8)阙事:指缺点、过错。

(9)自:当然。

(10)谏书:劝谏的奏章。

创作背景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东归。因此,《寄左省杜拾遗》这首诗应该是写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前后。

拼音版

zuǒshěngshí

liándānfēncáoxiànwēi

xiǎosuítiānzhàngxiāngguī

báibēihuāluòqīngyúnxiànniǎofēi

shèngcháoquēshìjuéjiànshū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70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4
  • [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