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黄燮清

晚清诗人、剧作家

黄燮清(1805—1864),原名宪清,字韵珊,浙江海盐人,少以贫游幕四方,王有龄守杭州,赏其才,招为记室,常助金以资其著书。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以候补知县分湖北,权恩施。乞病归。筑倚晴楼,赋诗按曲自娱。其以诗、词、曲、骈文名,以诗成就为高。其诗“沉雄绵丽,雅近玉溪”,多抒写个人身世之感。鸦片战争时期所作,以及其他关怀民生疾病之作,为其精华所在。有《倚晴楼诗集》十二卷。

黄燮清的诗

238首
严遂成

严遂成

清代诗人

严遂成(1694—?),字嵩瞻,一作松占,又字海珊,浙江乌程(今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称“浙西六家”。诗兼雄奇、绮丽之长,多登临怀古之作,慷慨激昂,才气横溢。有《海珊诗钞》《诗经序传辑疑》。
姚燮

姚燮

晚清文学家、画家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清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举人。遍读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诗词、骈体文皆闻于时,又擅丹青,尤工墨梅。诗篇反映鸦片战争时情事,悲愤激昂。又著《今乐考證》,为研究戏曲史重要资料。集名《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费墨娟

费墨娟

晚清时期女诗人

费墨娟(1869—1915),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周之琦

周之琦

清代词人、官员

周之琦(1782—1862),字雅圭,号退庵,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官至广西巡抚。有《心日斋词》四种,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郑文焯

郑文焯

晚清官员、词人

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一字叔问,号小坡,又号大鹤山人、冷红词客,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生于世代仕宦之家。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曾官内阁中书。因多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进取,弃官南游,旅居苏州三十多年。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卒葬邓尉山。兼擅书画金石,精音律,尤工词,为晚清四大家之一。著有《瘦碧词》《冷红词》《比竹余音》《苕雅余集》后删定为《樵风乐府》九卷。
曹家达

曹家达

清末至民国名医

曹家达(1866—1938),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刘蓉

刘蓉

清朝湘军将领

刘蓉(1816—1873),字孟蓉,又作孟容,号霞仙,湘乡人。诸生。少时与曾国藩、罗泽南讲学,咸丰四年,佐曾国藩幕府。十一年,受骆秉章聘入蜀,由知府擢至布政使。同治元年,在大渡河战地受石达开残部降,槛送达开至成都杀害。旋任陕西巡抚,镇压捻军及回民起事。五年,为张宗禹所败,罢归。有《养晦堂集》。
蒋春霖

蒋春霖

晚清词人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幼时即才名远播,屡应科举而不第,仅为两淮盐曹等地方小官十余年。母去世后辞官,生活窘迫,忧时感世,自沉于吴江垂虹桥。春霖早年工诗,中年始致力于词,因慕纳兰性德《饮水词》及项鸿祚《忆云词》,晚年自定词集时,遂名为《水云楼词》。
张维屏

张维屏

清代官员、诗人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阴。诗人,进士出身。与黄培芳、谭敬昭号称粤东三子,是嘉道年间岭南诗坛领袖,清代诗话及诗学繁荣中的重要人物,被称为广东近代第一个重要的诗人。

张维屏的诗

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