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译
注
赏
拼
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作品简介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运用神话传说,戏弄、嘲笑紫姑神;下片借用历史故事,揭示紫姑神的虚无本质。词人以历史学的态度,引神用典,以为警世之治、移风易俗之用。全词以神话与民俗、历史与现实、正反与反正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紫姑神”的形象,表面戏弄,实富深邃之哲理。
创作背景
根据孔凡礼《苏轼年谱》,《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元丰四年元月,苏轼观看了黄州侨居人郭遘迎请紫姑神的过程,作《少年游》词戏讽郭遘迎请紫姑神,希望人们能改变旧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