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凌波仙·吊沈和甫》是元代散曲家钟嗣成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前三句写沈和甫既有陶渊明的清高格调,又有柳永的风流俊逸和颜真卿的雍容大度,而且诗词、书法样样精通。中间两句写沈和甫作为第一个做南北曲合腔的人,不愧为梨园领袖。最后三句进入凭吊的主题,追忆往昔。全曲虽平淡、朴素,却也十分真切、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五言(1)常写和陶(2)诗,一曲能传冠柳(3)词,半生书法欺颜(4)字。
五言诗通常仿照陶渊明高古的格调,作曲能位居第一与柳永不相上下,书法与颜真卿笔法相似,可以以假乱真。
占风流(5)独我师,是梨园(6)南北分司(7)。当时事(8),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9)。
他才华横溢,豪放不羁我尊他为师,他以卓然的才情献艺梨园,不愧为梨园领袖。沈和生前的事,仔细的想想,竟然感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注释
(1)五言:指五言诗。
(2)和陶:和:唱和,亦谓仿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做诗词。陶:指陶渊明,其诗格调高古。
(3)冠柳:冠:位居第一。柳:指柳永,善作词。
(4)欺颜:欺:欺负,此指胜过。颜:指颜真卿,其字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变古通今。
(5)风流:指才华横溢,豪放不羁。
(6)梨园:即戏班,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曾经选了三百名乐工和数百名宫女,在梨园中教授乐曲,后来,戏班便有了“梨园”的别称。
(7)分司:官名。因沈和吸收南戏和北曲曲调,创为南北调合腔,故有此称。
(8)当时事:指沈和生前的事。
(9)不似当时: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时:指沈和在世之时。
创作背景
钟嗣成撰写《录鬼簿》,对每位已故同辈曲家传记后均有首吊词,对其人其曲进行评价和追悼,《吊沈和甫》是其中的一首。沈和甫在《录鬼簿》成书之前即1330年之前不久谢世;他是钟嗣成的好友,他极有才名,人们把他比做北方的关汉卿。钟氏把他列入“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之列,并为其创作了这首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