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是东晋(一作南北朝)和尚帛道猷写的崇道玄言诗。该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广博、深远的感叹。在描写大自然的安宁中反衬世俗的喧嚣,歌颂山居之民古朴恬静的生活。
诗歌采用移步换景的笔法,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描写了多层次的景物,其画面疏密有致,经营得当。诗歌写入山采药的见闻,而处处透出诗人闲远自适的心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连峰(1)数千里,修林(2)带(3)平津(4)。
连绵的山峰横贯数千里,高大均树林环绕连河渡。
云过远山翳(5),风至梗(6)荒(7)榛(8)。
白云飘过把那远山遮蔽,寒风吹来使那草原荒芜。
茅茨(9)隐不见(10),鸡鸣知有人。
山中的茅屋隐没人不见,报晓的雄鸡又把客来呼。
闲步(11)践(12)其径(13),处处见遗薪(14)。
漫步踏入这幽深的小路,随时可见山中遗薪处处。
始知(15)百代下,故有上皇(16)民。
这才知千百年后的今天,还有先世之人安度寒暑。
注释
(1)连峰:连绵不断的山峰。
(2)修林:高大的树林。
(3)带:环绕。
(4)平津:平原上河流的渡口。
(5)翳:掩遮住。
(6)梗:有刺的草木。
(7)荒:田野。
(8)榛:草木荒芜。
(9)茅茨:茅草顶的屋子。
(10)隐不见:隐没而看不见。
(11)闲步:悠闲地散步。
(12)践:踏,走过。
(13)径:小路。
(14)遗薪:烧剩下的柴火。
(15)始知:刚刚知道。
(16)上皇:传说中远古的皇帝。
创作背景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这首劝人归隐深山的诗,是有其社会背景的。他所处的时代,人才的进退,不以才德为依据,而是看门第的高下和财产的多少,政治极端黑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帛道猷把深山老林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成该诗。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傅璇琮主编.魏晋南北朝诗:泰山出版社,2007.4:第54-55页
- [2]彭诗琅主编.古诗源 浮生六记: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第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