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释车而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欲速则不达》此文描写的是齐景公在游玩时突然得知大臣晏婴病重,急于探望的情景。此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展现了齐景公对晏婴的深厚情谊和急切关心;同时也通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描写,提醒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即所谓“欲速则不达”。全文语言简洁明了,具有警策意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1)从中来(2),曰:“(3)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齐景公在渤海边游玩,驿使从国都跑来进见,说:“晏婴病得很重,快要死了,恐怕您赶不上见他了。”

景公(4)起,传骑又至。景公曰:“(5)烦且(6)(7),使驺子(8)、韩枢御之。”

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驿使到达。景公说:“赶快驾上烦且拉的车,叫马车官韩枢驾车。”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9)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10)车而走。

车才跑了几百步,景公认为韩枢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他驾车;车又往前行了几百步路,景公认为马不往前奔,就丢下车子自己向前奔跑。

注释

(1)传骑:骑马传递公文的人。

(2)谒:进见。

(3)婴:齐国大夫晏婴。

(4)遽:急忙。

(5)趋:急速。

(6)烦且:良马的名字。

(7)乘:马拉的车。

(8)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

(9)辔:绳。

(10)释:放弃。

作者简介

韩非

韩非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