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舟中读元九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凄苦为基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表现出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2)天未明。

把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

眼痛灭灯(3)(4)坐,逆风(5)吹浪打船声。

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注释

(1)把:拿。

(2)残:残留,也可指剩下不多。

(3)犹:还。

(4)闇:同“暗”。一作“暗”。

(5)逆风:迎风,顶风,与顺风相对。

创作背景

《舟中读元九诗》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唐宪宗元和十年公(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他被撵出长安,九月抵襄阳,然后浮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在这寂寞的谪戌旅途中,他想念那早五个月远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的好朋友元稹。在漫长水途中,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伴着荧荧灯火,细读微之的诗卷,写下了这首《舟中读元九诗》。

拼音版

zhōuzhōngyuánjiǔshī

jūnshījuàndēngqiánshījìndēngcántiānwèimíng

yǎntòngmièdēngyóuànzuòfēngchuīlàngchuánshēng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 [1]赖汉屏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95-896
  • [2]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