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咄唶歌

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

枣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

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古咄唶歌》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属《杂曲歌辞》。这首古辞通篇描述枣树的荣华,借以抒发对人情事态的感慨。在低沉的格调中,蕴含一股愤激不平之气。全诗通篇作比,把人生的感慨化入形象的描述当中,语意深沉,感情深挚,读来使人感到真切有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枣下何攒攒(1)荣华(2)各有时。

枣树上果实累累,树下人群聚集,但枣花的盛开是有一定的时节的。

枣欲初(3)时,人从四边来。

枣树果实就要变红成熟时,人们为了那甜脆的枣子从四面八方赶来。

(4)今日(5),谁(6)仰视之?

一旦枣尽树空,哪还会有人记得当初枣树的赐予而对它顾视怜惜呢?

注释

(1)攒攒:聚集的样子。一作“纂纂”。

(2)荣华:开花,引申指人之显贵。

(3)赤:变红,成熟。

(4)适:正好。一说假设之辞,犹“若”。

(5)赐:尽。

(6)当:犹“尚”,还会。

创作背景

《古咄唶歌》产生于汉代,见于《文选》卷十八潘安仁《笙赋注》,其作者不详。据题目可知作者心中有很深的哀怨。作者是在怨恨世态的炎凉。从诗中的语气看,作者曾有过发迹,有过荣华富贵,但这些都像过眼的烟云般消失了,他受到了世人的白眼与冷落。《古咄唶歌》正是作者落魄时的作品,因为他是“过来人”,有过盛衰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所以对现实揭露得很深刻。

拼音版

duō

zǎoxiàcuáncuánrónghuáyǒushí

zǎochūchìshíréncóngbiānlái

zǎoshìjīnshuídāngyǎngshìzhī

作者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参考资料

  •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290
  • [2]曹道衡 选注.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