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无奈恣西东。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

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柳絮》是宋代诗人刘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颔联、颈联分别描写各种环境中的柳絮情态,境界开扬拓展,尾联转入宫中柳絮,徒然索漠伤神,联系到作者三入翰林、备受排斥而守正不阿的遭际,故其寄托了个人感喟。全诗出语平淡无奇,立意却见出几分高妙,较为平畅、有韵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半减依依(2)转蓬(3),班(5)无奈(6)西东。

轻风吹过,柳絮像转蓬一样纷飞而起,摇曳、飘荡之间,婀娜、轻柔之态已半减,让离别之人折柳相赠时,平添一番无可奈何的愁绪,只得一任马儿各奔东西。

平沙(7)千里经春雪,广陌(8)三条尽日风。

花絮漫舞,一片片广袤的沙原宛如盖上了洁白的春雪;杨花轻飞,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整日风吹不息。

北斗城(9)高连蠛蠓(10)甘泉(11)树密蔽青葱。

北斗城墙,崔巍高耸,唯见蠛蠓蔽天;甘泉宫内,树木茂密,满目青葱一片。

汉家旧苑眠应足(12),岂觉黄金万缕空。

汉家旧苑的柳树呵,该已睡足,是否发现那万缕千丝的枝条上,金黄的柳花已随风飞尽?

注释

(1)柳絮:亦称“杨花”,它是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的绒毛,每当春末,随风飘散,满天飞舞,轻盈如絮,因以为称。

(2)依依:轻柔披拂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转蓬:即飞蓬,因断根后随风飘转,故称。

(4)斑骓:有杂色花纹的马。斑,有杂色花纹的马。

(5)骓: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6)恣:听任,随意,不受拘束。

(7)平沙:广阔沙原旷野。

(8)广陌:宽阔的街道。

(9)北斗城:汉代长安故城的别称,在今西安市北。《三辅黄图》: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亦简称为“斗城”。

(10)蠛蠓:一种小的飞虫。

(11)甘泉:宫名,即甘泉宫。杨雄《甘泉赋》:“翠玉树之青葱。”

(12)汉家旧苑眠应足:化用《三辅旧事》“汉宫苑有柳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形容柳枝起伏不定。

创作背景

此诗见录于《西昆酬唱集》。此集起于景德二年(1005)迄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时刘筠以秘阁校理预修《册府元龟》。而距诗人咸平五年(1002)校太清楼书,擢为第一,初入宫禁,已多历年所,年龄则已过三十五而尚不满四十。刘筠与杨亿是西昆诗人中对现实政治比较清醒,较有正义感的人物。所以他虽身居清华之职,却并未为“昆山玉府”的“仙境所陶醉。当时他与杨亿在《宜曲》《汉武》《明皇》等作品中,就已对内外政策作了借古喻今的讽喻。后来在与权臣丁谓(亦为西昆体作者)的斗争中更因守正不阿而外放,曾有“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之壮语,而为朝野所敬佩。《柳絮》诗所写“眠足而起,不知华已虚度”的宫柳形象,实是久居宫禁而青春刚过的诗人的自伤与自警。

拼音版

liǔ

bànjiǎnxuézhuǎnpéngbānzhuīnài西dōng

píngshāqiānjīngchūnxuěguǎng广sāntiáojǐnfēng

běidòuchénggāoliánmièměnggānquánshùqīngcōng

hànjiājiùyuànmiányīngjuéhuángjīnwànkōng

作者简介

刘筠

刘筠

北宋官员、诗人

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进士。初授馆陶县县尉,后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又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死后谥文恭。文与杨亿齐名,当时号称“杨刘”。有《册府应言》《荣遇》等作品传世。

参考资料

  • [1]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59-60页
  • [2]黄益庸,衣殿臣编著,历代咏物诗 中,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3,第331-333页
  • [3](宋)杨亿等著;王仲荦注,西昆酬唱集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0,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