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𠴲,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示从孙济》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作者去从孙杜济家中受到杜济以米饭葵羹的招待,杜济可能露出勉强不耐烦的神情和举动,于是作者发出一阵牢骚和教训的话。全诗措辞委婉,语言幽默,虽是训示,却有情趣,显示了杜甫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平明跨驴出,未(2)适谁门。

天亮后骑驴出门溜溜弯儿,没定准要上谁家的门。

权门多噂𠴲(3),且复寻诸孙(4)

想到权贵人家礼数太多费口舌,还是来找我的孙儿们。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孙儿贫困又无事可做,房屋简陋得像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5)

堂前长着野生的竹子,屋后长着野生的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6)

萱草经秋已经枯死,竹枝遇霜也已凋残。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杜济哟,你淘米时要少打水,水打多了井会浑。

(7)(8)莫放手,放手伤(8)根。

你割葵时不要放手砍,放手乱砍会伤葵根。

阿翁(9)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阿翁我已懒散惯了,今日弄得你手忙脚乱。

(10)为宗族,亦不为盘飧(11)

我这次来是为密切宗族情谊,也不是为了一顿饭。

小人利口实(12),薄俗难(13)论。

小人好生口舌长于挑拨离间,这种薄俗姓难于详细去论谈。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你不要听信外人的闲言而猜忌我,古人对同姓家族一向亲密和善。

注释

(1)从孙济:杜甫的堂孙杜济。《全唐诗》题注: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

(2)知:一作“委”。

(3)噂𠴲:即“噂沓”,费口舌。

(4)诸孙:本家孙辈。

(5)萱:草本植物,亦称“金针菜”。

(6)蕃:一作“翻”,一作“繁”。

(7)刈:割。

(8)葵:冬葵,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9)阿翁:为老年男子的自称。

(10)来:一作“求”。

(11)盘飧:盘盛食物的统称。飨,饭食。

(12)利口实:一作“实利口”。

(13)可:一作“具”。

创作背景

《示从孙济》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黄鹤注:“诗言‘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则济所居在长安矣,当是天宝十三载作。”杜甫堂孙杜济的家境亦贫,见杜甫上门来,不得不硬着头皮招待。杜甫作此诗对他进行训示。

拼音版

shìcóngsūn

píngmíngkuàchūwèizhīshìshuímén

quánménduōzǔn𠴲qiěxúnzhūsūn

zhūsūnpínshìzháishěhuāngcūn

tángqiánshēngzhútánghòushēngxuān

xuāncǎoqiūzhúzhīshuāngfān

táoshǎoshuǐduōjǐngshuǐhún

kuífàngshǒufàngshǒushāngkuígēn

āwēnglǎnduòjiǔjuéérxíngbēn

suǒláiwèizōngwèipánsūn

xiǎorénkǒushíbáonánlùn

shòuwàixiáncāitóngxìngsuǒdū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1
  •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4-196
  • [3]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