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鸿鹄歌》是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羽翼丰满的鸿鹄一飞冲天、无所困厄的壮阔景象,表明作者对换立太子一事的无能为力,显露出他欣喜、无奈、痛苦、冷静一系列情感交织的复杂心态。全诗采用暗喻手法,通体运用四言,传达着作者难以直述的多重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鸿鹄(1)高飞,一(2)千里。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3)(4),横绝四海。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

虽有矰缴(5),尚(6)所施?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注释

(1)鸿鹄:即鹄,俗称天鹅。因其善高飞,常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2)举:振翅高飞。

(3)翮: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

(4)就:成,丰满。

(5)矰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矰,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

(6)安:怎么。

创作背景

据《汉书·外戚传》云,汉高祖刘邦因为嫌吕雉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想废掉他而立其爱妾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但因吕雉为人刚毅,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实现。因此高祖作此歌劝慰戚夫人,以说明无力更换太子的道理。

拼音版

hóng鸿

hóng鸿gāofēiqiān

jiùhéngjuéhǎi

héngjuéhǎidāngnài

suīyǒuzēngzhuóshàngānsuǒshī

作者简介

刘邦

刘邦(汉高祖)

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即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字季,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华夏文明的延续,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代表作品有《大风歌》《鸿鹄歌》。

参考资料

  • [1]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459
  • [2]吕晴飞 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