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七绝·贾谊》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与《七律·咏贾谊》是姊妹篇。首句写贾谊杰出的才华“世无伦”,次句猛转写贾谊遭贬,三四句写对贾谊的死不以为然,表达对贾谊因自责和哀伤而死表示了无限的痛惜之情。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贾谊“世无伦”的才华十分赞赏,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早亡,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委婉的批评。语言明白流畅,化用前人诗句,洒脱自如,韵味深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贾生才调世无伦(1)哭泣情怀(2)吊屈文(3)

贾生的才情在当时无人能相提并论,他以极其哀伤悲痛的心情写下吊屈原的千古文章。

梁王堕马(4)寻常事,何用(5)哀伤付一生。

梁王坠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哪里用得着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

注释

(1)贾生才调世无伦:化用唐代李商隐《贾生》:“贾生才调更无伦”成句。才调:指才气、才能。无伦:无与伦比,即无人能相提并论。

(2)哭泣情怀:指贾谊《治安策》(又称《陈政事疏》)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治安策》开篇就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情怀:犹言心境,心情。

(3)吊屈文: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渡湘江时有感于屈原忠而见疏,作《吊屈原赋》,“因以自喻”。

(4)梁王堕马:梁王指汉文帝的小儿子梁怀王刘胜(一作刘揖)。堕马事发生于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夏六月。作者非常赞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因梁怀王刘胜堕马死去哀伤而死不值得,并深为惋惜。

(5)何用:何必,不用。

创作背景

《七绝·贾谊》此诗是毛泽东于共和国成立后所作,毛泽东很赞赏贾谊非凡的才能和政治理想,写了两首关于贾谊的诗,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表达自己对贾谊壮志未酬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他因自责而哀伤至死的惋惜之情,毛泽东爱才、惜才的心理展露无遗。1915年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与罗章龙交友初次见面时就谈到对屈原、贾谊的评价。并在送给罗章龙的诗中,曾这样说道:“年少峥嵘屈贾才。”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

拼音版

jué··jiǎ

jiǎshēngcáidiàoshìlúnqínghuái怀diàowén

liángwángduòxúnchángshìyòngāishāngshēng

参考资料

  • [1]徐四海编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12.第221页
  • [2]丁三省编著.毛泽东诗词精读 增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01.第367页
  • [3]田秉锷编著.毛泽东诗词鉴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09.第206页
  • [4]季世昌,徐四海编著.,独领风骚: 毛泽东诗词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