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冬至日独游吉祥寺的感触。吉祥寺以牡丹闻名,当牡丹盛开时,文人公卿都来游赏吟咏。诗人却于冬至日独来,虽说已是“一阳复生”,但除了萧萧寒雨滋润草根之外,全无其它生气。正值百卉凋零之际,显示了诗人“不是花开肯独来”的超凡脱俗风格。诗人明咏世人对牡丹的态度,暗讽了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全诗在率意落笔中表达出一种清雅自赏的风致,寓意颇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井底微阳回未回(3),萧萧(4)寒雨湿枯荄(5)。
冬至节到了,井底微弱的阳气不知回升了没有?萧萧的冷雨滋润着枯萎的草根。
何人更似苏夫子(6),不是花时肯独来。
有谁能像我苏夫子,不是牡丹盛开的时候也肯来游赏。
注释
(1)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2)吉祥寺: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后易名为广福寺。《咸淳临安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睦州刺史薛温建吉祥寺。寺地宽广,最多牡丹。名人巨公咸来游赏,并多题吟咏。”
(3)井底微阳回未回:古人认为阳气从冬至日开始回升。《礼记·月令》:“冬至水泉动”,是说一阳来复是从井泉之水的变化开始。《逸周书》:“十有一月,微阳动”,指在十一月(即冬至)阳气发动。阳,暖气。
(4)萧萧:象声词,指寒雨的声音。
(5)荄:草根,这里指冬日的枯草。
(6)苏夫子:作者自指。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春,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到吉祥寺观赏牡丹,题有《吉祥寺赏牡丹》绝句。同年冬至,他又到此一游,写了《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这首诗。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栾睿著. 唐宋诗词名篇精解[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365.
- [2]曹慕樊,徐永年主编. 东坡选集[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63-64.
- [3]张敏选注. 天朗气清 中国历代节令诗[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8:139.
- [4](宋)苏轼著;李之亮笺注. 苏轼文集编年笺注 诗词附 11[M]. 成都:巴蜀书社, 2011:59.
- [5]孙育华等编著;仇文农译解. 古代名篇诗词曲选编[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