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是元代散曲家张可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描绘了姑苏台美丽的雪景,表达了作者抚今追昔的感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断塘(1)流水洗凝脂,早起(2)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脂粉塘水在雪景间流淌,仿佛在洗濯当年宫女雪白的肌肤,使我一早起来,就激起了作诗的愿望。白雪茫茫,何处寻西施的遗影?但见垂柳挂满了冰雪,像鬓发添上了白霜。

(3)藻井(4),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5)。一曲乐天词(6),富贵似吴王在时。

井口堆雪像舀满了银子,梅园的雪粉还沾着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堆积着美玉,上下闪光。我把白居易的诗作吟唱,眼前浮现着当年吴王夫差的富贵景象。

注释

(1)断塘:指脂粉塘,为吴王宫人倾倒脂粉及洗濯处,在吴县西南灵岩山下。

(2)索:应当。

(3)匙:此作动词,舀上。

(4)藻井:此指壁有彩饰的井,与作为天花板形式之一的古建筑术语“藻井”不同。

(5)参差:此指屋瓦高下不齐。秦观《春日》:“霁光浮瓦碧参差。”

(6)乐天词:白居易曾做苏州刺史,有《题灵岩寺》等诗。乐天,白居易字。

拼音版

tàichángyǐn··táishǎngxuě

duàntángliúshuǐníngzhīzǎosuǒyínshīchù西shīchuíyángliǔxiāoxiāobìn

yínchízǎojǐngfěnxiāngméiwàncēntiānguìwángzàishí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