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宿硖石寺下

淮岸浮图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和宿硖石寺下》是北宋诗人赵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短短四句写出淮岸硖石古寺那样一片天地,同时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活动,面对眼前的山寺,虽身未能至而心向往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淮岸(1)浮图(2)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3)

淮河边上,山上矗立的宝塔高与天齐;硖石寺的僧人,应当早已把世事抛弃。

松关暮锁(4)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天刚晚,山门已经紧紧地关闭;只有钟声悠扬,传进河边停泊的画船里。

注释

(1)淮岸:淮河岸边。

(2)浮图:即塔。

(3)离尘缘:谓与世隔绝,不管人间事,修为达到很高的境界。尘缘: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缘。

(4)松关暮锁:寺门在傍晚时紧紧关闭。松关:以松木做的门栓,此指寺门。

创作背景

据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说,赵抃平常性喜山水,晚年致仕,年七十余,还遍游天台、雁荡诸名山。《和宿硖石寺下》这首诗就是在游宿硖石寺后创作的。

拼音版

宿xiáshíxià

huáiànbàntiānshānsēngyīngchényuán

sōngguānsuǒrénwéifàngzhōngshēnghuàchuán

作者简介

赵抃

赵抃

北宋名臣、词人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宋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人。景祐年间进士及第,初为武安军节度判官,又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因有治绩,被擢为殿中侍御史。历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成都知府、参知政事。赵抹自奉甚俭,为政清廉,为御史时,扶正祛邪,禁吏为奸,弹劾不避权幸,一身凛然正气,赢得了“铁面御史”的称号。

参考资料

  •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5
  •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3
  • [3]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