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郎坟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蔡中郎坟》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写作者路过东汉著名文人蔡邕坟墓时见到古坟残破荒凉的景象所引起的感慨。首句写古坟,次句写坟里的人。三、四句引出主题,寄寓了诗人抑郁困顿的身世之感,高度概括了古代文士怀才不遇的共同命运。全诗语言直率,感情愤激。其主旨与与温诗名作《过陈琳墓》一脉相承,而感情强度过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古坟零落(2)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3)

古坟零落唯有野花正逢春,我听说蔡中郎也有了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4)莫抛心力作词人(5)

如今爱惜人才已不如昔日,不要白白抛掷才华作诗人。

注释

(1)蔡中郎坟:蔡中郎即东汉末年著名文士蔡邕,因他曾任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据《吴地志》载,蔡邕坟在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尚宜乡互村。

(2)零落:衰颓败落。

(3)闻说中郎有后身:闻说,犹听说。后身,佛教有“三世”之说,谓人死后转世之身为“后身”。《太平御览》载,张衡死的那一天,蔡邕的母亲刚好怀孕。张、蔡二人,才貌非常相似,因此人们都说蔡邕是张衡的后身。这里诗人在传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想:既然蔡邕是张衡的后身,那么蔡邕死后也应该有后身。

(4)昔日:往日;从前。

(5)莫抛心力作词人:蔡邕曾赏识王粲,欲以藏书赠之,诗人感伤今日无爱才如蔡邕者,所以这样说。心力,指精神与体力。词人: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创作背景

汉末文人蔡邕,死后葬在毗陵(今常州)尚宜乡互村。《蔡中郎坟》此诗写景切春令,当作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春温庭筠自吴中返长安途径常州时。

拼音版

càizhōnglángfén

fénlíngluòhuāchūnwénshuōzhōnglángyǒuhòushēn

jīnàicáifēipāoxīnzuòrén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参考资料

  • [1]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97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81
  • [3]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