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此诗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曾经沧海难为水(1)除却巫山不是云(2)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取次(3)花丛懒回顾,半(4)修道半(4)君。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注释

(1)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2)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3)取次:随便,草率地。

(4)缘:因为,为了。

创作背景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一说作者因怀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而作此诗。另一说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妻子韦丛而作。

拼音版

··céngjīngcānghǎinánwéishuǐ

céngjīngcānghǎinánwéishuǐchúquèshānshìyún

huācónglǎnhuíbànyuánxiūdàobànyuánjūn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30余首。

参考资料

  • [1]方鸣.一生最爱古诗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436
  • [2]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2013:4654
  • [3]王明韶 曾凡星 王传光.走进诗歌部落.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52-153
  • [4]《古诗文诵读》编写组.古诗文诵读(初中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81
  • [5]李杰虎,李婕,路开源.《新编大学语文》: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