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作品简介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写诗人醉中闻蛙声有感,旨在讽嘲那些身在幽林而心仪官场的庸俗之辈。前四句写茅亭夜饮,人入醉乡;中四句闻蛙有感,主旨所在,借古讽今,措词委婉;结四句希冀众人忘却尘世,开怀畅饮,切莫辜负眼前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译文注释
译文
茅亭夜集(3)俯(4)万竹,初月未光让(5)高烛。
夜晚集会在茅草亭,许多竹子低下头颅,新月来到中天,把光辉让给高烧的红烛。
主人酒令(6)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主人数行酒令无穷无尽,我恍惚堕入到醉乡之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7)酒量。
草丛里忽然两三蛙声鸣响,似乎在嘲笑我等欠缺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只当自己欣赏蛙的声音本来悦耳,又何必比作“鼓吹”太多想象。
尚忆同登万石亭(8),倚栏垂手望寒青。
尚且回忆起同登万石亭的情景,凭阑垂手仰望寒烟中山色呈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今天果真来到这寒青的林木里,我们若不痛饮连翠竹也不欢喜。
注释
(1)癸未: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2)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
(3)夜集:夜晚集合。
(4)俯:低下。
(5)让:退让。
(6)酒令:饮酒时助酒兴的游戏,推人为令官,饮者听其号令,违者则罚酒。
(7)悭:欠缺。
(8)万石亭:在永州府城内。
创作背景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当时正值宋将领虞允文在采石镇大破金军不久,宋高宗传位于宋孝宗的第二年。宋孝宗即位后,起用抗战派将领张浚,并下令追复岳飞的官爵,积极准备北伐,朝野上下受到鼓舞,形势比较乐观。诗人此时在永州担任零陵丞,上元指阴历正月十五,依照当时风俗,此日晚民间要举行灯会,地方官吏群僚要设宴集会。《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这首诗正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平和欢快的氛围下创作的。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李独醉著.《饮酒古诗文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0.第148页
- [2]黄仁生,罗建伦校点.《唐宋人寓湘诗文集 2》.岳麓书社.2013.08.第1491页
- [3]杨燕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73-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