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碧云天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端正好·碧云天》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中的一首唱曲,是在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此曲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因离别产生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全曲短短二十五个字,把天、地、风、雁、山、林和主人公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色彩斑斓的画面,产生了和谐的韵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碧云天,黄花地(2),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3),总是离人(4)泪。

碧云悠悠的天空,黄花纷纷的大地,秋天西风凄紧而猛吹,空中大雁从北往南飞。早晨枫叶红得像喝醉酒的人脸一样,都是被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啊。

注释

(1)端正好:曲牌名,套数首牌,曲调庄重、肃穆。

(2)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词句:“碧云天,黄叶地。”

(3)霜林醉:形容经霜的树叶像醉酒一样颜色发红。

(4)离人:处于离别中的人。化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句:“点点是,离人泪。”

创作背景

《端正好·碧云天》此曲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是王实甫写于元代元贞、大德年间的杂剧。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主要情节是“长亭送别”。穷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千金崔莺莺相爱,但门第不般配,遭到老夫人阻挠。他必须去考取功名,才能实现美满姻缘。临行,崔莺莺送他到十里长亭。这首《端正好》是崔莺莺在送别张君瑞时所唱的曲子。

拼音版

duānzhènghǎo··yúntiān

yúntiānhuánghuā西fēngjǐnběiyànnánfēixiǎoláishuírǎnshuānglínzuìzǒngshìrénlèi

作者简介

王实甫

王实甫

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1260—1336),一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录鬼薄》列他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元末剧作家贾仲明在《凌波仙》吊词中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棘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所作杂剧今知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等三种。散曲存世不多,仅存小令一首,套数三套。

参考资料

  • [1]王实甫著 张雪静注.西厢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25-129
  • [2]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