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拨不断·叹寒儒》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此曲慨叹读书无用,抒发怀才不遇的幽怨,感叹仕途受阻的不幸命运。全曲运用“顶针续麻”的手法,也就是将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层层推进,回环往复,从而将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叹寒儒(3),谩(4)读书,读书须索(5)题桥柱(6)。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7)?且看了长安回去!
可叹那贫寒的读书人,白白地读了那么多的书,读书必须要题字在桥柱。即便题柱后乘坐上了驷马车,可乘了车又有谁能像陈皇后那样重金求买《长门赋》?先到长安看看,就回乡去吧!
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拨不断:曲牌名,属双调。全曲六句,押三平韵三仄韵。
(3)寒儒:贫穷的读书人。
(4)谩:徒然,枉自。
(5)须索:应该,必须。
(6)题桥柱:司马相如未发迹时,从成都云长安,出城北十里,在升仙桥桥柱上题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7)长门赋: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退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作赋,以黄金百斤请其作《长门赋》,以悟主上。武帝看后心动,陈皇后复得宠。
创作背景
《拨不断·叹寒儒》此曲载于《阳春白雪》前集卷三。作者生活的时代缺乏赏识人才的君王,而作者的追求和理想主要地于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作者作此曲以慨叹读书无用、求取功名的艰难。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邓元煊.元曲:彩图版[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