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写农村生活情景的小词。词的上阕以父老家庭生活开头,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农人因为「雨水匀」而产生的欣喜之情。下阕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百鸟啼鸣、桃李芬芳的热闹春景图。词中写山村父老盼望丰收的愉快心情及花鸟迎春的怡人景色。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村生活的贫困。此词绘景纯用白描,以物拟人,生气勃勃,欢快跳动,足见词人由衷欣喜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父老争言雨水(1),眉头不似去年(2)殷勤(3)(4)(5)(6)中尘。

村子里的父老们都争先恐后地对我说,今年风调雨顺,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他们不会再像去年那样紧锁眉头地发愁了,也不会再愁无米下锅,而让甑子积满着灰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7)无赖(8)(9)人。梨花也作白头新(10)

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啼叫着,像是在劝我多喝几杯,桃树的嫩枝上已经绽出娇艳的花朵,十分逗人喜爱。梨花开满树,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给它新添了一头白髮。

注释

(1)匀:这里指雨量适时适度。

(2)颦:皱眉。

(3)殷勤:态度热切。

(4)谢:告别。

(5)却:语助词,用在动词之后。

(6)甑:瓦制炊具,可以用于蒸饭。“甑中尘”谓无米下炊,甑中积满尘土。暗示的是去年歉收。

(7)小桃:即桃树。

(8)无赖:顽皮,淘气。

(9)撩:引逗,挑弄,招惹。

(10)白头新:白色的新花。

创作背景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生活在“南共北,正分裂”的历史时期。面对金兵的不断南侵,他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却于中年蒙受谗劾。辛弃疾近20年的赋闲生涯,有10年之久是在铅山县八都乡期思村瓜山之下的瓢泉度过的。

庆元六年(1200),在瓢泉边,田园的恬静和村民的质朴使得辛弃疾深为感动,灵感翻飞,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拼音版

huànshā··lǎozhēngyánshuǐyún

lǎozhēngyánshuǐyúnméitóuniánpínyīnqínxièquèzèngzhōngchén

niǎoyǒushínéngquànxiǎotáolàiliāorénhuāzuòbáitóuxīn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98
  • [2]宋 辛弃疾 崔铭.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