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感弄猴人赐朱绂》是唐代文学家罗隐的诗作。此诗前两句诗人回忆自己十几年科举考试的经历,语言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后两句诗人自嘲自己还不如那个耍猴的杂技艺人能逗君王开心加官进爵。全诗充满讽刺,表面意思是羡慕耍猴艺人,实际上是讥讽唐昭宗不分贤愚,竟然宠信一个弄猴人,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十二三年就试(1)期,五湖烟月(2)奈相违。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

何如买取胡孙弄(3),一笑君王便著绯(4)

还不如去购买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

注释

(1)就试:应考,参加考试。唐·刘兼《玉烛花》诗:「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闱就试时。」

(2)五湖烟月:指诗人的家乡风光。五湖:其说不一,《史记索隐》认为指太湖、洮湖、鄱阳湖、青草湖和洞庭湖。此处泛指一切佳山胜水之地。烟月:烟花风月,代指各种享受和嗜好。“五湖烟月”是指诗人的家乡风光,他是余杭(今属浙江)人,所以举“五湖”概称。奈:奈何。相违:指无缘欣赏。

(3)买取胡孙弄:一作“学取孙供奉”。胡孙:猴的别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猴玃:猴者猿猴,俗曰胡孙。”供奉:唐时以文学或技艺侍奉宫廷者。

(4)著绯:穿绯色的官服。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绯。

创作背景

据《幕府燕闲录》载,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予称号叫“孙供奉”。“孙”不是这个人的姓,而是“猢狲”的“狲”字谐音,意谓以驯猴供奉御用的官。唐昭宗赏赐孙供奉官职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无聊,说明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有感于此事而写下这首诗。

拼音版

gǎnnònghóurénzhū

shíèrsānniánjiùshìyānyuènàixiāngwéi

mǎisūnnòngxiàojūnwángbiàn便zhefēi

作者简介

罗隐

罗隐

唐末文学家、诗人、辞赋家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作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唐光启中,入镇海节度使钱鏐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