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南中感怀》是唐代诗人樊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道出客居异乡的惆怅,后两句以“江头草”四季常青与“岭上梅”十月早开为典型意象,深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直接抒情与景物描绘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久居南方、岁月蹉跎的感慨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精炼自然,情因景发,情与景融,令人动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南路(2)蹉跎(3)客未回,常嗟(4)物候暗相催。
在南方道路上蹉跎前行的旅人还未能返回家乡,常常哀叹自然界的节候变化在催促着岁月的更迭。
四时不变江头草(6),十月先开岭上梅(7)。
四季的更替中小草依然保持着绿意盎然,当北方的十月还是秋风萧瑟之时,这里的山岭之上,梅花却已绽放。
注释
(1)南中:泛指南方地区。
(2)南路:南国之路,亦可作南去之路。
(3)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4)嗟:感叹。
(5)物侯: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反映出季节的不同。
(6)江头草:指故乡长江岸草。
(7)岭上梅:岭,指南岭之一的大庾岭,为通粤要道。张九龄为桂州刺史兼岭南观察使时开凿新路,多植梅花,故又称梅岭。
创作背景
樊晃曾任职汀州。远在福建,白然会产生蹉跎之感、羁旅之愁。《南中感怀》这首诗便是抒写诗人这个时期生活感受的作品。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吴启明.唐诗画谱说解.济南.齐鲁书社.2005.73
- [2]綦维.唐诗画谱.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44-245
- [3]周蒙.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2).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54
- [4]陶文鹏.盛唐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