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长句二首·其一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洛阳长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是一组感慨今昔之作,两首诗都表达着诗人对皇帝游幸东都洛阳的愿望,以此曲折地透露出希望唐王朝重新振兴的心迹。两首诗多用拗峭之笔,词雄气健,鲜明体现出豪宕、艳丽、拗峭的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草色人心相与闲(2),是非名利有无间。

我的心情如草色一般悠闲自在,是与非,功与名对于我来说都是若有若无。

桥横落照(3)(4)堪画(5),树锁千门鸟自还。

天津桥横跨在落日余晖上,入彩虹一般值得入画,树木遮掩着千门万户,只有鸟儿飞去飞回。

芝盖(6)不来云杳杳,仙舟(7)何处水潺潺(8)

皇帝的华盖没有到来,有如云际无影无息,洛水潺潺,皇帝的宝船却不知在何处。

君王谦让泥金事(9),苍翠空高万岁山(10)

也没有了如古时君王在山岳谦让泥金封禅的事,只有苍翠嵩山依旧,却显得空高寂寞。

注释

(1)长句:本指七言古诗,后兼指七言律诗。

(2)相与闲:一样地悠闲自在。相与,共同。

(3)落照:映着落日的余辉。

(4)虹:桥像彩虹一样。

(5)堪画:值得入画。

(6)芝盖:车盖,因形如灵芝,故称。此代指仙人王子乔。云杳杳,谓云际无影无息。据《列仙传》卷上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名晋,好吹笙,能作凤鸣,常游于伊、洛之间,后上嵩山修炼多年,于缑氏山巅乘白鹤仙去。

(7)仙舟:据《后汉书·郭泰传》,东汉末名士、河南尹李膺与博通经史、清高不仕的太学士郭泰结为好友。郭泰自洛阳还乡,李膺送过黄河,两人同舟,岸上众人以为神仙。

(8)潺潺:流水声。

(9)泥金事:古时天子行封禅典礼所用的玉牒、玉检、王册等,盛在金柜中,缠以金绳,封以金泥。诗中用“泥金事”指代封禅典礼。

(10)万岁山: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据《汉书·武帝本纪》,汉武帝登嵩山礼祭太室(嵩山最高峰),“御史乘属及庙旁史卒,咸闻呼万岁者三”。

创作背景

杜牧于大和九年(835)秋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到洛阳,开成二年(837)初即请假离洛阳赴扬州,探视他弟弟杜顗的病,居洛阳仅一年半。此诗作于春日,应是开成元年(836)作,时杜牧三十四岁。安史之乱后,皇帝不再驾幸东都洛阳,所以宫阙园林久经闲置,十分荒凉。杜牧因友人李甘反对郑注、李训而被贬封州司马,他为全身远祸,移疾分司东都,感到世事浮沉,难以预料,故产生淡泊之心,不汲汲于是非名利,借游览名胜以排遣时光,吊古伤今,作诗抒怀。

拼音版

luòyángzhǎngèrshǒu··

cǎorénxīnxiāngxiánshìfēimíngyǒujiān

qiáohéngluòzhàohóngkānhuàshùsuǒqiānménniǎohái

zhīgàiláiyúnyǎoyǎoxiānzhōuchùshuǐchánchán

jūnwángqiānràngjīnshìcāngcuìkōnggāowànsuìshān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 [1]李献奇.洛阳名胜诗选.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4:50
  • [2]王克俭.杜牧诗文选.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49-50
  • [3]胡可先.中华经典好诗词(杜牧集).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63-65
  • [4]邓绍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杜牧).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52-53
  • [5]张文欣.河洛水韵·洛阳历代咏水诗辑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