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经·胡琴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金字经·胡琴》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该曲描写了一段优美凄切的胡琴音,渲染了一种凄凉悲楚的气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1)秋水篇(2)昭君(3)怨,塞云黄暮天。

就像雨水冲洗着窗前的翠竹,又像初春的涧泉在冰上奔逐。胡琴的双弦交替拨动,仿佛有一丝清风从弦下送出。演奏一曲又一曲,贯联得那样圆熟。乐声先是清空高妙,一变而为凄切的怨诉。令人想起昭君出塞的一幕:塞云黄尘,天色昏暮。

注释

(1)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手下的文学侍从,有大山、小山之分,淮南小山存世的著名作品是《招隐士赋》,俗称“小山赋”。又北宋词人晏几道号小山,有《小山词》,风格婉丽。又张可久,字小山。这里具有多义性。

(2)秋水篇:《庄子》篇名,述恬淡无争的原理。这里泛指清空高妙的歌行。

(3)昭君:王昭君,汉元帝时宫人,因和亲远嫁匈奴。昭君怨,乐府名,又琴曲名。但此处也可按字面理解为“昭君怨恨”。

拼音版

jīnjīng··qín

shùchuāngqiánzhújiànliúbīngshàngquánxiàn线qīngfēngdòngèrxiánliánxiǎoshānqiūshuǐpiānzhāojūnyuànsāiyúnhuángtiān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