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观祈雨》是唐代诗人李约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悯农诗,写观看春日祈雨的感慨,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此诗通过对久旱无雨时两种不同生活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和贫富的悬殊。农民们由于天旱而忧虑一年生计,豪门权贵却笙歌竟日,反而怕天阴下雨乐器受潮。如此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无比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含蓄,风格委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桑条无叶土生烟(1)箫管(2)迎龙水庙(3)前。

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

朱门(4)几处(5)看歌舞,犹恐春阴(6)(7)管弦。

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注释

(1)桑条无叶土生烟:写旱情严重,桑叶枯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土地久旱,尘土飞扬,仿佛燃烧冒烟。

(2)箫管: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

(3)水庙: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

(4)朱门:富豪权贵之家。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句。

(5)几处:多少处,犹言处处。

(6)春阴:阴雨的春天。

(7)咽: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拼音版

guān

sāngtiáoshēngyānxiāoguǎnyínglóngshuǐmiàoqián

zhūménchùkànyóukǒngchūnyīnguǎnxián

作者简介

李约

李约

唐宗室诗人

李约(生卒年不详),字存博,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居于洛阳(今属河南)。李勉之子。贞元末,以大理评事为润州李锜从事,见锜贫猾无状,与从事裴度、卢坦等相继引去。后入朝为谏官。元和四年,官起居舍人,迁兵部员外郎。约少好图书,耽奇嗜古,曾于润州得梁萧子云壁书飞白“萧”字,载以归洛,因名其室曰“萧斋”。《全唐诗》存诗十首。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74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