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听雨》是元朝诗人虞集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独处在屋子里,独坐屏风前的所感所思。诗中寓情于景,用平淡自然的言语,抒发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屏风围坐鬓毵毵(1)绛蜡(2)摇光照暮酣(3)

鬓发稀疏的诗人,独自一人枯坐于屏风之间,红烛发出摇曳的光影,照在他那醉意朦胧的脸上。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在京城多年性情尽改,忽然听到春雨淋淋的声响,又重新勾起对家乡江南的思念。

注释

(1)毵毵:毛发细长稀疏。

(2)绛蜡:红蜡。

(3)暮酣:夜长。

创作背景

《听雨》这首绝句为诗人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时所作。虞集于延祐六年(1319年)时年49岁时,入翰林为院官,一直到元文宗在至顺三年(1332年)驾崩,诗人时年59岁,告病回乡,在翰林院任职达10年之久,这也是他仕途生涯中的最后10年。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诗人任翰林官时的中后期作品。

拼音版

tīng

píngfēngwéizuòbìnsānsānjiàngyáoguāngzhàohān

jīngguóduōniánqíngjìngǎitīngchūnjiāngnán

作者简介

虞集

虞集

元朝官员、学者、诗人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参考资料

  • [1]穆杰.古诗词鉴赏·春之卷:陕西古籍出版社,2004.04:第195页
  • [2]赵洪云.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第四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01: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