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阳关曲·中秋月》一般指《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暮云收尽溢(1)清寒(2),银汉(3)无声转玉盘(4)。
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注释
(1)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2)清寒:清朗而有寒意。
(3)银汉:银河。
(4)玉盘:指月亮。傅子立注:「李太白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刘尚荣按:「句出《古朗月行》,见《李太白诗集·卷四》。」
创作背景
就在创作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不久,苏轼兄弟便得到了团聚的机会。熙宁九年(1076)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知徐州。四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而不再是“千里共蝉娟”。苏辙有《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记其事,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刘石 等.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215-216
- [2]朱靖华 等.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11-413
- [3]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00-501